据直新闻报道,经中美商定,国务院副总理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。这是继日内瓦、伦敦会谈后,双方又一次重要磋商。
美方此次主动官宣谈判时间,比外界预期的要早。之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还说预计在八月初进行,如今贝森特却将时间定在了下周一。这背后,不难看出美国的急切。一方面,他们觉得经过前两次会谈,双方有了一定基础,时机成熟;另一方面,美国军用稀土储备越来越紧张,而中国在军用稀土出口上一直没有放开,这让他们不得不抓紧时间谈判,希望能让中方放宽管制。
这次谈判的内容,大概率会围绕伦敦会谈达成的框架展开。前两次会谈后,双方在互降关税、放宽出口管制上有过一些共识,比如美方批准英伟达对华销售H20芯片,中方也放松了稀土管制。但这些共识还比较脆弱,需要进一步落实。其中,美国对华高端芯片出口和中国对美军用稀土出口,很可能是这次讨论的重点。
美财长贝森特(资料图)
值得注意的是,中方的随行人员可能有变化,中国财长蓝佛安或许会加入谈判。这一变动,也体现出中方对这次会谈的重视程度。
美方在谈判前,还抛出了一个新要求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,一方面说中美贸易谈判“进展顺利”,另一方面却突然提出要把中国对俄罗斯、伊朗的石油采购纳入谈判,还直言“不急于达成贸易协议”。这一表态,距离8月12日中美暂停加征关税的截止日只剩三周,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用意。
其实,美方这步棋早有铺垫。7月14日,特朗普就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500%的“二级关税”,主要针对中印这样的俄罗斯石油大买家。一周后贝森特就提了这个要求,明显是想把能源制裁和贸易协议绑在一起,把地缘政治矛盾变成对华谈判的筹码。
美方这么做,也是出于多重利益的算计。美国现在通胀有点反弹,6月CPI涨到了2.7%,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了5%,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跌到了历史新低,有53%的民众对他不满。贝森特团队急需通过贸易协议来缓解输入性通胀,同时为8到9月要发行的7000亿美元新美债找买家。但直接让中国增持美债或者在关税上让步,他们也知道很难,所以就转向能源议题施压。这样既能满足国内鹰派的诉求,又能塑造出“强势谈判”的形象。
中国目前在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出口中占比很大,俄罗斯原油出口的45%、伊朗石油出口的60%都流向了中国,是这两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。美方想通过关税威胁来离间中俄伊的能源联盟。要是中方妥协,反美能源体系就会被削弱;要是中方不答应,他们就可以借机推动欧盟等盟友加入对俄油的限价机制,扩大对华施压的联盟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加上特朗普多次表示有访华意愿,这也需要用贸易协议来换取外交资本。贝森特现在提出新议题,就是想增加谈判的变量,既不想在传统贸易领域太早让步,又想为后续元首会晤留有余地。
面对美方的施压,中方的立场很明确。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18日就说,希望中美磋商能“聚焦经贸互利,尊重彼此核心关切”。外交部也多次强调“反对非法单边制裁”,中国会“基于国家利益保障能源安全”。中方的态度很清楚,绝不允许非贸易议题“绑架”谈判,能源 *** 是不能拿来交易的。而且,中国手里也有反制的工具,比如稀土管制,还有美债减持,已经连续3个月减持了,现在持有7563亿美元。另外,6月中美贸易额从3000亿回升到3500亿元,也显示出中国对美出口的韧性。
美方的这种战略,其实已经遇到了一些反噬。欧盟因为和美国的关税谈判陷入僵局,已经在制定报复计划了,拟对价值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,清单里包括飞机、汽车、葡萄酒及医疗和电气设备等。如果8月7日前双方达不成协议,这些反制措施就会生效。这一切的起因,是特朗普12日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30%的关税,欧盟当时就表示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,包括对等反制。
日本那边也不轻松,首相石破茂紧急派经济大臣赤泽亮正第八次赴美磋商。
还有,要是真对俄罗斯石油征收100%的关税,全球油价可能会暴涨20%,这会直接冲击本来就有通胀压力的欧美经济体。另外,8月12日关税休战到期的日子越来越近,中美之间还有芬太尼关税、半导体限制等遗留问题没解决,现在又加了新议题,谈判的复杂性大大增加。而且中方也不会接受这种要求中国禁止正常贸易的条款。
贝森特说“不着急达成协议”,其实暴露了美方在多重目标矛盾下的战略焦虑。他们既想用能源议题施压中国,又怕谈判破裂导致关税战重启,让通胀更严重;既想讨好国内鹰派,又怕失去中美会晤的外交红利。从历史来看,中国在核心利益上从没妥协过。
欧盟(资料图)
再看欧盟,现在可能比美国还急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已经明确拒绝了欧盟的想法,就算欧盟制裁中印,美国也不会推迟对欧盟加征关税。欧盟本来就既要负担支援乌克兰的费用,又要面对美国的关税惩罚,现在压力更大了。
对于特朗普访华以及是否出席九三阅兵的猜测,随着他表态可能很快访华,要是这次谈判顺利,概率似乎大了一些。但这也可能是美方释放的烟雾弹,目的是促成谈判达成共识。不过,在官方没有明确消息前,这些都还只是猜测。
相比于美方的各种舆论造势,中方的态度显得沉着冷静。外交部在回应中美下周谈判时表示,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,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,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共识,减少误解,加强合作,推动中美关系稳定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中方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,也说明不管美国之前表现得多积极,最终还是要在谈判桌上达成共识,而且达成共识后,美国得说到做到,才能让中方相信。
发表评论